买房贷款提前还款划算吗:利弊、时机、利息对比详解

买房贷款提前还款划算吗?这个问题最近把我一个远房表哥折腾得够呛。他三年前在合肥滨湖上车,利率5.05%,贷款总额120万,月供七千出头。上个月他突然在群里甩出一句:“老子想一把把房贷全还了!”结果炸出一堆卧龙凤雏,有劝“赶紧还,省几十万利息”的,也有拍大腿“傻子才提前还,通胀早晚把你月供稀释成奶茶钱”的。我听完只有一个感觉:这年头,提前还房贷都快成玄学问题了。
先说结论: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适不适合。就像有人吃香菜香到飞起,有人闻到就反胃,提前还贷这事儿,得先看你的“口味”。
我表哥那情况,我帮他算了笔细账。他选的是等额本息,已还36期,本金还剩110万出头。如果一次性结清,能省下的利息≈57万。听着是不是巨划算?但别忘了,他手里正好120万现金,是全款砸进去,还是留着做其他投资?我让他做了个对比:把这120万放纯债基金,年化4%左右,三年利息14万多;放指数基金,按近十年平均收益8%算,三年大概30万。而提前还贷省下的57万,要分摊到剩余27年才能兑现,折算成年化收益,其实只有3.2%左右。所以,如果你能找到长期跑赢房贷利率的投资渠道,提前还贷反而亏了。
但注意,这里有个大前提:你得是投资“稳得住”的人。我认识一对小夫妻,去年提前还了80万房贷,原因是他们2021年跟风买的港股互联网ETF,现在还套着30%。用他们的话说:“与其每天盯着绿油油的账户,不如提前还贷落袋为安。”这话我信,因为他们属于一跌就失眠的类型,情绪成本也是成本。
再说个冷门细节:提前还贷其实分“缩期”和“缩额”。缩期是月供不变、缩短年限,缩额是年限不变、降低月供。我表哥本来打算缩期,结果发现缩短年限后,他55岁才能退休,瞬间怂了,最后选了缩额,把月供从七千降到四千,等于给自己降了杠杆,留足了现金流。这招特别适合对未来收入不确定的人,比如互联网行业,今年年薪百万,明年可能就“毕业”了。
还有个误区得提醒:很多人把提前还贷当成“无风险收益”,其实忽略了机会成本。我有个前同事,2020年提前还贷90万,结果2021年他父亲重病,靶向药一个月五万多,他只能把刚还清的房子二次抵押,利率比房贷还高。说白了,现金流才是普通人的安全气囊,别把鸡蛋全砸在一个篮子里。
最后说点实在的:如果你房贷利率在5%以上、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、手里现金超过家庭年支出6倍,那提前还贷大概率不亏。但要是你的利率已经降到4%以下,或者你属于“工资涨幅跑赢通胀”的少数人,比如医生、公务员、国企老员工,那真没必要急着还。毕竟,三十年后的100万月供,可能和现在点一顿外卖差不多贵。
我表哥纠结了半个月,最后留了30万现金,提前还了90万,选了缩额。用他的话说:“不图别的,就想每天睁眼少欠银行两千块。”你看,买房贷款提前还款划算吗?答案从来不是计算器上的数字,而是你心里那杆秤,到底称的是利息,还是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