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呗最低还款 vs 分期:谁更省?利息对比揭晓

“花呗最低还款划算还是分期划算?”昨晚刷手机时,闺蜜群里突然弹出这条消息,像一颗深水炸弹,把正在抢红包的我们全炸了出来。大家七嘴八舌地算账,有人拍着大腿说最低还款轻松,有人掰着指头算分期费率,结果越算越懵。我干脆把去年双11欠下的那笔账单翻出来,老老实实做了回小白鼠,才发现这里头的门道,比李佳琦的直播间还精彩。
先说结论:如果你打算3个月内还清,最低还款看起来“温柔”,其实暗藏的日息0.05%像温水煮青蛙;一旦拖到半年以上,分期反而能把总成本压下去。拿我那笔6800块的账单举例,选最低还款,第一个月只要还680,爽得飞起,可每天万五的利息悄悄滚雪球,到第90天,利息已经啃掉我两顿火锅钱。换成12期分期,虽然每期多交了47块手续费,但总成本比最低还款少了将近200,还能锁定每月还款额,不怕临时被老板扣绩效。
这里头有个隐藏彩蛋:花呗分期偶尔会给3期免息券。去年12月我随手一点,领到一张,把一笔3000块的羽绒服账单分了3期,手续费直接归零,比最低还款还便宜了一杯星巴克。不过免息券不是天天有,得像蹲李佳琦一样盯紧页面,或者趁支付宝会员日碰碰运气。
再说个反直觉的坑:最低还款会影响芝麻信用里的“信用负债率”。我有次连着三个月最低还款,芝麻分唰地掉了8分,直接导致借呗额度被砍了5000。客服小妹委婉提醒,银行版征信虽然看不到花呗,但支付宝内部数据互通,长期最低还款会被判定为“还款能力弱”。分期反而被算成正常履约,对信用更友好。
最后给伸手党一个懒人公式:把账单金额乘以0.05%再乘以预计还款天数,如果这个数字大于分期总手续费,果断分期;反之可以最低还款,但记得90天内必须结清。拿我同事阿瓜的4200块账单试算,他想拖4个月,最低还款利息252,12期手续费302,看起来最低还款更划算,但加上信用分隐形成本,他还是老老实实选了分期。
写到这里,群里已经有人甩出计算器链接,嚷嚷着要重新算账。我嗦了口泡面,把最后一口汤喝完——花呗最低还款划算还是分期划算?答案从来不在广告里,而在你钱包的真实厚度里。毕竟,再精密的算法,也算不准老板下个月会不会突然说:“抱歉,公司要优化结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