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期还款利息怎么算?等额本息vs等额本金公式详解

“分期还款怎么算利息”这八个字,八成是你在各种分期页面里划过却没点进去的小字。点进去的人,往往发现数字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:明明标价 3999 的手机,分了 12 期,怎么最后变成了 4390?别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,让你以后不再被“零首付、低月供”忽悠得心里发虚。
先说结论:分期还款的利息,从来不是银行或平台随口给的,而是按“实际占用本金 × 日利率 × 占用天数”来算。但平台为了让你“看起来”利息低,会把同一笔钱拆成两种常见的算法:等额本息和等本递减。听起来拗口?一句话区别:前者月供固定,后者月供逐月下降。大部分人碰到的都是“等额本息”,因为月供固定,心理负担小,商家最爱推。
举个例子,你用花呗分 12 期买那台 3999 元的手机,页面显示“每期 365.83 元,含手续费”。很多人直接把 365.83×12-3999=390.96 当成利息,觉得年化才 9.7%,不亏。但真相是,这 390.96 元是按初始本金 3999 元一次性算出来的,而你每个月都在还本金,实际占用本金越来越少。把 IRR拉出来算,真实年化接近 17%。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觉得“怎么越还越不对劲”。
想自己快速验算,记住两个公式:
等额本息月供=本金×月利率×(1+月利率)^期数 ÷ [(1+月利率)^期数-1]
真实年化≈IRR 函数拉一拉。把月供、期数输进去,结果往往比页面标的“费率”高一倍。
有人问了:那提前还款能不能省?答案是“看合同”。有的平台提前还款收 3% 违约金,有的干脆不收,但已收的手续费不退。所以别一听客服说“随借随还”就冲动,把合同翻到“提前结清”那一行,再决定要不要提前还。
最后给三个避坑锦囊:
① 分期前先算 IRR,年化超 15% 直接劝退;
② 遇到“0 利息”要看是不是捆绑了服务费或会员费,那些都是变相利息;
③ 每月还款日设成工资到账第二天,防止因忘记还款被收罚息,罚息往往按日 0.05% 起步,利滚利比利息还狠。
下次再看到“分期还款怎么算利息”的提示,别急着点“同意协议并分期”。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,掏出手机按两下计算器,几秒钟就能看清到底是真便宜,还是数字游戏。省下来的几百块,拿去吃顿火锅不香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