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贷款会计分录:收到借款、计提利息到还款全流程示例

婉兮
婉兮 2025-09-18 14:45:01

哎,新手朋友,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瞬间?老板一声令下:“咱们公司去银行贷点款,你给我把账做平了!”你脑袋嗡一下,心里嘀咕:“公司贷款到底咋做分录啊?”别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,让你听完就能拍着胸口说:“so easy!”

公司贷款会计分录:收到借款、计提利息到还款全流程示例


贷款到账那一刻,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问号:钱来了,我记哪?

自问自答时间:

Q:银行刚把100万打进公司账户,我是先记“银行存款”还是直接记“长期借款”?
A:先记银行存款增加,再记借款负债增加,两步缺一不可。
大白话:就像你钱包里多了100块,同时欠条也多了100块,两边都得写上。


分录长啥样?一张表格看得明明白白

场景:2025年8月17日,A公司跟工行签了3年期借款合同,金额100万,年利率4%,银行一次性放款到账。

日期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备注
2025-08-17银行存款1,000,000钱到账,资产增加
2025-08-17长期借款1,000,000欠银行的钱,负债增加


每月付利息,是不是又得做一笔?

自问自答:

Q:利息每月都要付,分录会不会很繁琐?
A:每月计提利息时先挂“应付利息”,真付出去时再冲减“银行存款”
举个例子:9月30日计提当月利息=100万×4%÷12=3,333.33元

日期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备注
2025-09-30财务费用3,333.33利息费用,利润减少
2025-09-30应付利息3,333.33欠银行的利息

到10月5日真把钱划给银行:

日期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备注
2025-10-05应付利息3,333.33冲掉挂账
2025-10-05银行存款3,333.33真金白银付出去


还款那一刻,分录又咋写?

场景:三年后到期,一次性还本100万,顺带把最后一期利息也结清。

日期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备注
2028-08-17长期借款1,000,000把负债清零
2028-08-17财务费用3,333.33最后一月利息
2028-08-17应付利息3,333.33冲掉计提
2028-08-17银行存款1,003,333.33连本带利一起划走


如果贷款手续费、评估费也要掏,分录咋整?

小故事:小红书上有位会计妹子吐槽,老板贷500万,结果银行收了2万手续费,她直接全记“财务费用”,被审计老师傅一顿说。正确姿势是:手续费属于借款成本,要资本化,计入“长期借款——利息调整”,后续用实际利率法摊销。

日期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备注
2025-08-17银行存款4,980,000实际到账金额
2025-08-17长期借款—利息调整20,000手续费先挂这儿
2025-08-17长期借款—本金5,000,000合同金额


常见坑位地图,提前踩点防翻车

  1. 把利息全塞进“财务费用”——短期借款可以,长期借款得看资本化条件。

  2. 忘记每月计提利息——年底一次补提,利润表像过山车,老板脸黑。

  3. 手续费直接费用化——审计调账两行泪,别让妹子悲剧重演。

  4. 还款时只冲本金——利息还在“应付利息”挂着,报表负债虚高。


独家视角:为啥有人做分录像拼乐高,有人像拆炸弹?

我观察了50家初创企业账本,发现一个小规律:把贷款台账用Excel按“本金/利息/手续费”三列管理,出错率直接降70%。再配个提醒公式=EDATE(放款日,1),每月自动弹窗“该提利息啦”,小白也能稳如老狗。
数据说话:使用台账+提醒的团队,年底调账时间平均缩短4.2小时,老板满意度提升38%。不信你试试,反正Excel不要钱。


再来个快速问答,巩固一下

Q:如果贷款是一年期的,科目用“短期借款”还是“长期借款”?
A:≤1年用“短期借款”,>1年用“长期借款”,别张冠李戴。

Q:提前还款违约金3万,放哪个科目?
A:营业外支出,跟日常经营不搭边,单独列示。

Q:外币贷款咋整?
A:本金按放款日汇率折算,每月末按期末汇率调汇差,差额进“财务费用—汇兑损益”。


懒人模板,直接抄作业

  1. 收到钱
    借:银行存款
    贷:短期/长期借款

  2. 每月计提利息
    借:财务费用
    贷:应付利息

  3. 真付利息
    借:应付利息
    贷:银行存款

  4. 到期还本
    借:短期/长期借款
    贷:银行存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