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贷款利率怎么算:等额本息与本金公式详解

“银行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”这几个字,几乎成了我最近朋友圈的高频词。上周陪闺蜜去办房贷,柜员噼里啪啦一顿操作,她愣是没听懂月供怎么蹦出来的;昨天同事买车,销售一句“年化4.5%”把他唬得连夜百度。说实话,贷款利率从来不是玄学,只是银行把简单公式裹成了千层套路,今天我就把它拆开揉碎,用一杯奶茶的时间讲透——怎么算、怎么比、怎么省。
先说结论:贷款利率的核心只有三个字母——APR。听起来高大上?其实它就是把你所有要交的钱统统折成一年的成本。举个例子,你贷100万,银行告诉你年利率4%,但要收1%的手续费,实际APR≈5%,因为手续费在第一年就扣掉了,你到手只有99万,却按100万付息。很多人只盯着“4%”开心,却忽略了APR才是真金白银的代价。
接下来是公式时间,别怕,全是小学数学。最常用的等额本息月供公式:
月供=贷款本金×月利率×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 ÷ [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-1]
拆开看:月利率=年利率÷12,那个“^”是次方,比如贷30年就是360次方。听着复杂?教你一个野路子:手机计算器输入“1.0033^360”,结果≈3.32,再按公式算,100万贷款月供≈4774元。误差不超过5块,银行系统算出来也是4774.15元——公式是死的,套路是活的。
有人问了,那等额本金呢?更简单:每月还的本金固定,利息按剩余本金算。首月利息=剩余本金×月利率,之后逐月递减。还是100万贷30年,首月本金=100万÷360≈2778元,首月利息=100万×0.33%=3300元,首月还款6078元,最后一个月只剩2778元本金+9元利息。适合前期扛得住的人,总利息比等额本息省十几万,但银行一般不主动推——毕竟利息收得少。
重点来了:怎么判断银行给的利率高不高?记住“三比”原则。一比LPR,现在5年期是3.95%,银行给你LPR+80个基点=4.75%,算厚道;若加120个基点,直接换一家。二比IRR,用Excel拉个表,把手续费、保险费全算进去,IRR超过5%就要警惕。三比提前还款违约金,有的银行3年后免违约金,有的5年,别小看这一条,我朋友提前还50万房贷,违约金省了2万5,够全家去趟北海道。
最后说个冷门技巧:贷款前拉一份征信,评分750以上可以直接和银行谈利率。我同事征信干净,把某股份行给的LPR+90砍到+50,相当于100万30年省6万利息。谈判话术很简单:“X行给我+50,你们能更低吗?”银行最怕优质客户流失,10分钟就能改合同。
写到这里,开头那个问我“银行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”的闺蜜,已经用文中的公式算出自己少交的月供,顺手把销售发的“年化3.8%”合同甩给我——一看APR4.6%,果断换银行。你看,懂了底层逻辑,套路就无处遁形。下次有人再被利率绕晕,直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,省下的利息记得请我喝奶茶,半糖少冰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