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款能力评估:贷款额度、信用卡提额攻略

昨晚加班到十点,地铁口的冷风一吹,我才想起房贷扣款短信还没回。回到家,老婆正对着手机里的理财App发愁:下个月孩子兴趣班又要续费,婆婆的药也快吃完,钱从哪来?我一边给她倒热水,一边想起白天在银行听到的对话——柜台小姑娘对客户说:“您得先证明还款能力,不然额度批不下来。”
那客户五十出头,头发花白,手里攥着一叠工资流水,声音却低得像做错事的孩子:“我工资卡每月都按时进账,为什么就不行?”小姑娘耐心解释:“银行看的是综合还款能力,不是单看工资数字。信用卡、网贷、其他贷款的月供加一起,不能超过收入的50%,您超了。”
我听得心里一紧。回家路上,我一直在算自己的账:房贷八千、车贷两千、信用卡分期一千五,加起来一万一千五。我和老婆税后加起来两万出头,比例刚好踩线。可万一她突然辞职带娃,或者我项目奖金泡汤呢?还款能力就像一根看不见的橡皮筋,平时觉得松,真勒紧的时候连呼吸都疼。
第二天上班,同事阿豪凑过来吐槽。他前阵子跟风买了辆新能源车,首付刷的信用卡,月供四千五。结果公司突然裁员,他虽没中招,但绩效奖金砍半。现在每月工资到账,先还车贷,再还房贷,剩下的钱吃顿火锅都心虚。“早知道就该先评估还款能力,”他苦笑,“现在连相亲都不敢去,怕姑娘问收入。”
我劝他别硬撑,先把车卖了回血。他摇头:“卖了亏首付,舍不得。”我想起银行小姑娘的话,还款能力不是静态的数字,而是动态的安全垫。阿豪的垫子太薄,一旦风吹草动,就得靠拆东墙补西墙。那晚我回家,拉着老婆把家里所有负债列了张表:房贷剩余本金、车贷剩余期数、信用卡分期利率、花呗白条额度……密密麻麻写满一张纸。
老婆指着最后一行问:“这什么意思?”我写下四个字:提前还款。我们算了下,如果把手里的基金赎回,加上年终奖,能提前还掉20万房贷,月供能降一千多。虽然基金收益可能更高,但还款能力的底线是现金流安全。老婆沉默半分钟,点头:“降月供比赌收益踏实。”
月底,银行客户经理打电话回访,听说我们提前还款,语气明显轻松:“现在像您这样主动管理还款能力的客户不多了。”我笑笑没说话,心想哪有什么高招,不过是被生活逼着眼观六路罢了。挂了电话,我把提前还款的回执单贴在冰箱上,和孩子的疫苗本、老婆的体检报告钉在一起。那一刻,突然觉得还款能力不再是冰冷的银行术语,而是我们这个小家抵御风险的铠甲。
昨天阿豪发微信,说终于把车卖了,亏了两万,但每月现金流多出四千五,足够他报个编程班自救。我回了个大拇指,想起一句话:成年人的安全感,一半来自存款,一半来自随时能调高还款能力的底气。晚上回家,路过便利店,我给老婆买了她最爱吃的芝士年糕。结账时,手机弹出短信:房贷月供已降至七千三。我笑着对店员说:“今天多买两包,还款能力涨了,日子也得有点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