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重拳整顿网贷小贷,牌照清退名单最新汇总

婉兮
婉兮 2025-09-27 20:30:01

上周回了趟老家,跟做小贷的表哥吃了顿饭,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:“现在国家对贷款公司整顿的力度,比前几年加起来都狠。”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——朋友圈里那些天天晒放款截图、晒豪车钥匙的“金融精英”,最近确实安静了不少。

国家重拳整顿网贷小贷,牌照清退名单最新汇总

表哥在苏北一个县级市干了八年小贷,手里管着二十来号人。用他的话说,过去是“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”,只要敢放,就有人敢借。现在不行了,光上个月,县里就有三家同行被直接摘牌,理由是“资金来源不明、超范围经营”。他给我看了一份内部文件,红头文件上盖着银保监、公安、市场监管三家公章,措辞硬得像钢板:“对无牌照放贷、暴力催收、资金池运作零容忍。”

我问他怕不怕,他苦笑:“怕?怕有用的话,去年就不会被罚八十万了。”那八十万是因为把客户资料打包卖给了一家“大数据公司”,结果对方拿去做暴力催收,闹出人命,线索一路追到他这里。现在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,就是带着合规专员把合同再过一遍,生怕哪个条款踩了红线。

饭桌上,他给我算了笔账:以前一个客户经理月入两三万很轻松,现在能拿八千就谢天谢地了。不是业务量缩了,是利润薄了——国家对贷款公司整顿之后,年化利率超过24%的案子法院直接不受理,催收外包公司也集体“消失”,坏账率从5%飙到15%,全靠自有资金硬扛。

最让他焦虑的是“存量化解”。去年他们放出去两千万信用贷,现在还有一千多万没收回。客户不是不想还,是真没钱——外贸厂倒闭、餐饮关门、出租车司机收入腰斩。表哥指着窗外一排关门的商铺:“这些老板去年还在我这里办过经营贷,现在人都不见了。”

临走前,他拉着我问:“你们写文章的,能不能帮我打听下,下一步会不会把存量业务也纳入整顿范围?”我查了查最近的政策动向,发现央行和银保监会已经在试点“存量贷款风险分级”,说白了就是给过去的烂账打标签,能救的救,该核销的核销。

回家路上,我忽然想起2018年第一次去他公司,前台小姑娘穿着套裙、踩着高跟鞋,笑容甜得发腻。上周再去,前台换成了个戴老花镜的大姐,桌上摆着反诈宣传单和《民间借贷司法解释》。表哥说:“现在不拼颜值,拼谁更懂政策。”

或许,这才是国家对贷款公司整顿真正的意义——让金融回到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上,而不是变成少数人套利的工具。至于表哥们的出路,他指了指墙上新贴的标语:“合规创造价值”。字是打印的,但底下那行手写的小字更刺眼:“先活下去再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