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贷款还网贷:可行吗?利率对比与操作流程

“银行贷款还网贷”这六个字,我最初是在深夜的微信群里看到的。那会儿我正准备再点一次“确认借款”,手指悬在屏幕上,忽然被这行字烫了一下——像有人在我耳边喊停。群友阿豪说,他靠一笔15万的银行低息贷款,一口气清了七家高炮平台,月供从9000骤降到2800,整个人像从水底浮上来,第一次睡了个囫囵觉。
我点开他的头像,私聊。半小时里,他把近一年的账单、通话录音、甚至和催收对骂的语音一股脑甩过来。最扎心的是一句:“兄弟,别用高利息给低利息打工。”那一晚我没再借钱,把网贷平台挨个截图,算了一笔总账:年化23%,每月光利息就吞掉我半个月工资。第二天一早,我揣着征信报告去了银行。
柜台小姐姐扫了一眼我的公积金流水,说:“信贷吧,年化4.1%,最多30万。”我喉咙发紧,像第一次进考场。三天后短信到账,我盯着那串数字,脑子里却浮现出催收的冷笑。钱一到手,我按阿豪教的顺序,先还掉砍头息最狠的两家,再把剩余的全部提前结清。最后一笔确认还款成功的提示音跳出来时,我蹲在地铁口,没出息地哭了。
故事要是停在这里,就是爽文。但生活从来不是爽文。第一个月还款日,我照旧把2800打进银行账号,忽然意识到:我再也不用每天醒来就点开十几个APP看有没有新的催收短信了。那天晚上,我久违地煮了一包泡面,加了两根肠,边吃边算:剩下的29个月,每月2800,等于给自己赎身。
三个月后,我收到银行短信,说我的综合评分提升,可以追加一笔装修贷。我回了个“暂不需要”。朋友笑我傻,我却清楚,那条短信真正告诉我的是——征信开始长出新肉了。我把所有网贷APP卸载,只留下一个记账软件,首页写着“离上岸还有26个月”。
上周日,阿豪约我踢球。中场休息时,他递给我一瓶冰水,说:“我车贷批下来了,3.8%的利率,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我仰头灌水,阳光穿过瓶身,晃得人眼花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所谓“银行贷款还网贷”,不只是换个债主那么简单,它是把生活的方向盘,从平台手里抢回来,重新攥在自己掌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