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最低还款 vs 分期:哪个更划算?利息对比揭秘

“哎呀,这个月的账单又出来啦!最低还款只要几百块,分期广告弹窗跳个不停,到底选哪个才不亏?”——先别急着点,咱们把这两件事儿掰开揉碎聊清楚,保准你看完就会拍大腿:“原来如此!”
先别慌!最低还款和分期到底差在哪?
自问自答时间
问:最低还款是撒?
答:银行告诉你“先还10%左右,剩下的慢慢算利息”,听着挺轻松,对吧?问:分期呢?
答:把一笔大钱切成N小块,每月固定还一点,手续费提前说好,像定闹钟一样稳。
一张表看懂“坑”在哪
比较点 | 最低还款 | 分期还款 |
---|---|---|
当月现金流压力 | 最小,只还10% | 中等,按分期数平摊 |
实际年化成本 | 18%~24% | 10%~16% |
心理感受 | “先喘口气” | “每月固定支出” |
对征信影响 | 不逾期就没事,但长期最低会被银行默默打上“资金紧张”标签 | 正面记录,银行觉得你“有计划” |
适合人群 | 临时周转1-2个月 | 大额消费、收入稳定 |
♂ 我的真实小故事
去年我买了台新电脑,刷了一万二。账单日那天,App弹出“最低还款1200元”,我差点就点了,心里小算盘:
“省下一万现金流,拿去理财,说不定还能赚点。”
结果翻到分期页面,12期总手续费864元,平均每月多72块。我算了下,如果选最低,按18%年化,一年利息得两千多——当场倒吸一口凉气,乖乖点了12期。省下的1200+利息,后来真拿去买了基金,小赚300,里外里等于手续费没花钱,还多赚一杯奶茶钱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3个坑
以为最低还款“没利息”
银行可不会明说“复利”俩字,每天万分之五听着小,滚一个月就吓人。分期期数越长越轻松?
错!期数越长,总手续费越高。6期和24期差一倍多,别被“每月只要几百”迷惑。提前还款能省手续费?
有的银行提前还也收全额手续费,有的按剩余期数退一半,一定打客服问清楚。
一个公式算明白成本
最低还款利息≈剩余本金×0.05%×天数
举例:剩1万,30天就是150块利息,下月继续利滚利。分期年化≈×
举例:864元手续费÷元×≈14.4%,一目了然。
到底怎么选?我给的土办法
能3个月内还清→最低还款凑合,但记得第2个月开始多还点,别让利息滚成大雪球。
超过3个月才能还清→直接分期,把成本锁死,心里踏实。
金额超过月收入50%→分期,别让账单绑架生活。
金额小,纯薅羊毛→最低还款+货币基金,赚个利差,但别上瘾,偶尔为之。
独家数据:我扒了5家银行的真实费率
银行 | 分期总手续费 | 折算年化 |
---|---|---|
A银行 | 720元 | 12% |
B银行 | 864元 | 14.4% |
C银行 | 960元 | 16% |
D银行 | 600元 | 10% |
E银行 | 1080元 | 18% |
看完发现:差一倍!办卡前一定比一比,别嫌麻烦,一个电话能省好几百。
再聊两句掏心窝子
有人问我:“信用卡是不是洪水猛兽?”
我说:“刀在厨师手里是工具,在歹徒手里才是凶器。”
用得好,免息期+积分+各种权益,爽歪歪;用不好,最低还款+分期滚雪球,哭都来不及。
我自己的底线:每月总负债不超过到手工资40%,超了就砍消费,绝不拆东墙补西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