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额递增还款法是什么,适合房贷吗?利率计算详解

“等额递增还款法”这六个字,最近在我家小区业主群里炸开了锅。起因是邻居老刘提前十年把房贷清零,用的就是这个听起来像理财鸡汤的还款方式。我在电梯里碰到他,他正拎着两袋垃圾,笑得像捡到五百万:“早十年知道这法子,我能少背半套房!”
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“等额递增还款法”时,我以为是银行新出的营销套路。直到我把计算器按冒烟,才发现它藏着一个反直觉的狠招:前期月供低到离谱,后期逐年加码,像爬楼梯一样把压力慢慢抬高。拿我去年买的房子举例,贷款180万,30年期,普通等额本息首月要还将近9000块;改用递增法,首月只掏5300,直接砍了四成。对刚买房、手头紧到叮当响的年轻人来说,这哪是还款,简直是续命。
但别急着拍手,这玩法有两个命门。第一,你得确定收入确实在涨,而且涨幅得跑赢递增比例,否则后期月供会像脱缰的野狗;第二,它对提前还款极度友好——老刘就是靠每年多塞两万块,把后期高月供直接腰斩,利息省了37万。我算了下,如果我在第8年开始提前还款,能比传统方式少还45万利息,相当于白捡一辆宝马X3。
银行柜员小张偷偷告诉我,真正赚麻的是那些做自媒体的自由职业者。“他们收入波动大,前三年月供低,正好熬过新手期;后几年账号做起来了,月供涨得再凶也扛得住。”我听完直拍大腿——这不就是为我们这种今天接广告、明天吃泡面的野生博主量身定制的吗?
当然,别光听故事就冲去银行改合同。我总结了三条血泪经验:先拉征信,确保没有隐藏负债;再算清楚未来五年的收入曲线,别盲目乐观;最后留足6个月月供的现金缓冲,万一哪天账号被封,也不至于断供。
昨晚我把测算表发到群里,五分钟不到就刷屏了。有人@我说:“姐,你这算法靠谱吗?我怕算错把房子赔进去。”我回她:“怕就对了,当年我要是怕得再狠点,现在可能已经住上别墅了。”
说到底,“等额递增还款法”不是魔法,它只是把时间的杠杆递到你手里。用得好,它是提前十年退休的跳板;用不好,它就是压垮现金流的第一根稻草。关键不在于公式多复杂,而在于你敢不敢对自己未来十年的赚钱能力下注。
我反正已经下注了。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