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器:月供递减,总利息省多少?
“等额本金还款”这个词,很多买房人在签合同前都听过,却很少有人真正掰开揉碎算过。上周同事小李拿着银行给的两种还款方案来问我,才发现大家心里其实都装着同一串疑问:到底每月少还的那几十块值不值?提前还款还有没有意义?今天咱们就用最普通的聊天方式,把这笔账算清楚,也顺便聊聊常被忽略的三个小细节。

先说结论:如果你未来几年收入看涨,又不太会理财,选等额本金还款大概率不吃亏。原因很简单,这种模式下,每月归还的本金固定,利息按剩余本金计算,前期月供高、后期逐月递减。举个例子,贷款100万,利率4.1%,期限30年,首月月供约6150元,最后一个月只剩2780元左右。30年总利息大概61万,比同样条件下的等额本息少了近14万。省下的钱看着不少,但代价是前五年每月多掏一千多块,对现金流是个考验。
有人担心“前期压力太大”,其实银行批贷时已经替你算过风险,只要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,基本都能过审。真正要操心的是另外三件事:第一,等额本金还款模式下,提前还款的最佳窗口在第3到第8年,太早没必要,太晚省不了多少利息;第二,如果准备换房,记得把还款记录打出来,下一套房贷利率可能会因此下调;第三,信用卡分期、消费贷最好结清再办房贷,系统会把这些隐性负债都算进月供比。
至于要不要转成等额本息,银行柜台通常不给主动提醒,但手机银行APP里大多有“还款方式变更”选项,点进去能看到重新计算的月供。转之前可以先做个简单对比:用剩余本金重新算一遍两种方式的利息差额,再减去可能产生的违约金,心里就有数了。
最后说个小插曲。去年我帮表姐办提前还款,柜员顺口提了一句:“现在选等额本金还款的年轻人比三年前多了三成。”问她原因,她笑说:“可能是大家都怕以后收入不稳定,先把硬骨头啃了。”听起来有点道理,毕竟省下来的十几万利息,足够给娃报十年补习班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