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逾期后果:征信、罚息、起诉、坐牢风险全解析

“信用卡不还款的后果”这八个字,看起来像是银行发来的冰冷警告,却是很多人手机里悄悄划过的短信。上周,我在广州塔下的小酒馆里,听做催收的老同学阿斌讲了三个真实故事,每段都血淋淋地印证着这八个字的重量。
第一个故事来自97年的小夏。她刷爆了三张卡去买限量球鞋和盲盒,以为“最低还款”能拖住时间,结果三期不还后,账单像雪球一样滚到六万多。银行的温柔提醒变成律师函那天,她正在公司年会上抽iPhone,手机还没捂热,就被HR叫去谈话——征信报告上的“连三累六”让她丢了互联网金融的饭碗。阿斌说那天他就在楼下,看着小姑娘抱着箱子哭,箱子里还露出没拆封的AJ1。
第二个故事更荒诞。做短视频的老葛,为了拍“土豪日常”剧本,用白金卡套现80万租劳斯莱斯、订总统套房。数据倒是爆了,可流量没变现,还款日先来了。催收电话打到他父母家时,老爷子正在菜市场砍价,听到“涉嫌信用卡诈骗”当场晕了过去。现在老葛在抖音卖惨还债,直播间背景板贴着“信用卡不还款的后果”警示语,打赏却再没超过三位数。
最惨的是老周,那个总爱在群里发“银行不敢起诉”的表情包的人。去年他恶意透支18万后换了手机号,以为能躲。结果今年五一,全家去泰国落地签被拒——征信黑名单直接同步到移民局。12岁女儿在普吉岛海关前嚎啕大哭,老婆当场提出离婚。阿斌说,老周回国那天,他特意穿了便衣在白云机场守着,“就想让他看看,催收也有见证别人人生完蛋的时候”。
听完这三个故事,我摸了摸钱包里那张还没激活的钻石卡。银行经理上周还打电话说给我提额到30万,现在想想,这额度像根上吊绳——看起来是丝绸编的,真勒住脖子才晓得什么叫窒息。阿斌走前递给我一张名片,背面印着:所有你刷过的未来,命运都在暗中标了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