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额本息三年后提前还款10万:利息怎么算划算吗

“喂,兄弟,你是不是也有个小算盘:贷款30年,先按等额本息慢慢还,三年后手里突然多了10万闲钱,要不要一把砸进去提前还款? 到底划不划算?会不会被银行套路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‘等额本息三年后提前还款10万’这档子事儿,保证小白也能听得明明白白!”
先搞懂:啥叫“等额本息”?
一句话解释:每个月还钱数字一模一样,但里头利息和本金的比例一直在变。刚开始利息占大头,本金只占小头;越往后本金越多、利息越少。
举个栗子:
小李贷100万,30年,年化4.3%,月供4948元。
第1个月:利息3583元,本金1365元
第36个月:利息3402元,本金1546元
第360个月:利息18元,本金4930元
看到没?前面三年基本在给银行“打工”。
三年后提前还10万,到底能干点啥?
银行一般会给你两个选项:
1 月供不变,缩短期限
2 期限不变,降低月供
咱把小李的真实数据拉出来算一遍:
方案 | 剩余本金 | 节省总利息 | 新期限 | 新月供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缩短期限 | 约93.2万 | ≈21.7万 | 缩到约22年 | 4948元 | 每月压力不变,早解脱8年 |
降月供 | 约93.2万 | ≈7.9万 | 仍27年 | 约4410元 | 每月少还538元,但多付利息 |
♂自问自答:
“我想早点退休,选哪个?”——闭眼选缩短期限,省下的利息够买辆代步车。
“我怕失业,想减轻压力?”——那就降月供,手里现金流更稳。
提前还款三步走,一步别踩坑
给贷款银行打电话,问清“有没有违约金”
大部分银行满一年就能免费提前还,但也有个别要收1%违约金,别被坑。在手机银行APP预约,选“部分提前还款”,金额填10万,日期自己挑。
到柜台签字确认,记得索要新的还款计划表,拍照留存。
真实案例:阿芳的“后悔药”
阿芳2021年在成都上车,贷款120万,利率5.05%。
2024年奖金+理财回血,手里攒了12万,她犹豫:提前还还是买基金?
我帮她算了算:
提前还10万,缩期,省利息≈26万,等于白捡一辆特斯拉Model 3。
拿10万买年化4%的债基,30年才滚到32万,扣掉贷款利息,净赚≈6万。
阿芳一拍大腿:“那我还纠结啥!”第二天就去银行办了。现在她每月看着缩短的还款年限,心里那个爽,跟提前退休似的。
♂常见灵魂拷问
Q:会不会影响征信?
A:提前还款=正向操作,征信上显示“提前结清”,银行巴不得你信用更好。
Q:手里只有10万,要不要留点应急?
A:留3-6个月生活费,剩下的再冲还贷。别把子弹一次打光,万一突然失业还得吃土。
Q:利率下行,以后LPR更低咋办?
A:别赌未来,落袋为安。省下来的利息是真金白银,未来利率再低也低不到哪去。
一张图看懂:10万提前还款 vs 不提前的现金流
不提前:每月4948元,30年总利息≈78万
提前后:
缩期:每月4948元,总利息≈56万,省22万
降月供:每月4410元,总利息≈70万,省8万
独家小配方:怎么把省下的利息再滚雪球?
提前还款后,把原来月供4948元和新的月供差值每月定投指数基金。历史回测年化6%-8%,再过20年,又是几十万的小金库。别小看这点“边角料”,复利能把雪球滚成雪山。
我的个人观点
说句掏心窝子的:
如果你投资能力≤5%年化,提前还贷就是稳稳的幸福。
如果你是理财高手,历史年化≥8%,可以考虑把10万留在手里继续钱生钱。
但别忘了,普通人真能长期跑赢8%吗?我看悬。
所以,提前还贷=给自己的未来买一份“无债一身轻”的保险,怎么算都不亏。
彩蛋:银行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
有些银行支持“多次部分提前还款”,比如每满一年还5万,每次都能缩期。别嫌麻烦,跑一次银行省几万,这性价比比加班还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