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贷款利息计算公式:等额本息vs等额本金,2025最新LPR

“喂,兄弟,你有没有算过,如果跟银行借10万块,一年下来到底要多花多少钱?”
先别急着翻白眼!今天咱们就把“银行贷款利息”这团毛线,慢慢绕开,绕成一条新手也能拎得清的小绳子。放心,我不会拽一堆专业词吓唬人,咱们就像聊家常一样,把这事儿整明白。
利息到底是个啥?
自问自答时间
Q:我借的钱又不是不还,银行为啥还要收利息?
A:简单说,银行把钱借给你,就等于把“机会”让给了你。比如这笔钱本来可以拿去理财赚3%,现在借给你,它就放弃了那3%的收益,所以你得把这3%补上,还得再加上一点点风险溢价,于是就有了利息。
一句话版本:利息=机会成本+风险补偿+银行利润。
利息怎么算?三种常见套路
1)按“天”计息——日利率
公式:利息=本金×日利率×天数
日利率=年利率÷360
举个栗子:小张借了2万元,日利率0.05%,用了30天,利息=×0.0005×30=300元。
2)按月计息——等额本息
每月还的钱固定,但里面“本金+利息”比例月月变。
前几个月利息占大头,后几个月本金占大头。
公式有点长,直接上表格对比:
月份 | 月供 | 其中利息 | 其中本金 | 剩余本金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,042元 | 500元 | 542元 | 19,458元 |
12 | 1,042元 | 200元 | 842元 | 10,358元 |
3)一次性还本付息
到期连本带利一起还,适合短期周转。
公式:利息=本金×年利率×年限
栗子:小李借5万元,年利率4.35%,借半年,利息=×0.0435×0.5=1,087.5元。
银行说的“年化利率”到底靠不靠谱?
自问自答时间
Q:广告里写着“年化3.8%”,真的只付3.8%吗?
A:得看清三个小字——“综合年化”还是“名义利率”。
综合年化会打包手续费、管理费,真实成本可能比3.8%高一丢丢。
小窍门:直接问客户经理“IRR是多少”,IRR才是真·实际年化。
提前还款划算吗?
情景小故事
阿芳去年贷款30万装修,分5年,年利率4.9%。今年年终奖到账,她想提前还10万。
等额本息提前还:省下的利息≈剩余利息×提前还本金占比。
银行可能收违约金:有的收1%,有的干脆免。
阿芳算了一笔账:
剩余利息约3.2万,提前还10万能省1万左右,违约金1000元。结论:划算!
小贴士:提前还款前先打客服电话确认违约金,别冲动。
利率对比小剧场
贷款类型 | 常见利率区间 | 适合人群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公积金贷 | 3.1%-3.6% | 有公积金的上班族 | 额度有限 |
商业按揭 | 4.0%-5.2% | 买房大军 | 可转公积金 |
信用贷 | 4.5%-18% | 急用钱的白领 | 看征信 |
抵押贷 | 3.8%-6.5% | 有房一族 | 评估价打7折 |
独家视角:为啥有人觉得利息高,有人觉得低?
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
收入稳定的人,觉得4%很便宜,因为他们拿去投资能赚到6%。
收入波动的人,觉得4%也肉疼,因为未来能不能按时还都两说。
所以利息高不高,核心不在数字,而在你的现金流。
一句话:借得起还得上,再高的利率都是低成本;借得起还不上,再低的利率都是高利贷。
新手三步走:拿到贷款前先做啥?
1 拉一份征信:手机银行APP就能免费查,别等被拒了才傻眼。
2 算好月供占收入比:最好别超40%,不然吃喝拉撒都紧张。
3 多问几家:同一个人,A银行给5%,B银行可能给4.6%,货比三家永远不吃亏。
彩蛋:一个真实数据
我去年帮表妹算过一笔15万的装修贷,银行给的方案是“前6个月只还息,后30个月等额本息”。
前6个月:每月利息≈562元,轻松无压力。
后30个月:月供≈5,350元。
总利息比一次性等额本息省了约1,800元,因为前期手头松,她拿去做了短期理财,多赚了2,200元。净赚400元的小确幸,这就是时间差的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