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还款公式详解:等额本息VS等额本金,怎么算最划算?

我上周和朋友吃饭,他刚拿到一笔消费贷,张口闭口都在问贷款还款公式到底怎么算。我让他把手机银行打开,对照着月供数字,一步步把本金、利率、期限拆开,不到三分钟就彻底明白了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其实很多人都被“月供”两个字吓住,却从没真正搞懂背后的算法。今天我就把常用的三种算法掰开揉碎,配上真实案例,保证你看完就能自己算。
先说最常见的等额本息。公式写出来有点吓人:每月还款额=[贷款本金×月利率×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]÷[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1]。但别被指数吓到,手机计算器就能搞定。举个例子:借30万元,年利率4.2%,分20年,也就是240期。先算月利率=4.2%÷12=0.35%,再代入公式,月供约1848元。注意,前期还的1848元里利息占大头,本金只占一小半;到第100期以后,利息占比开始下降,本金占比逐渐上升。很多人觉得自己“还了好几年怎么本金没少”,其实就是被这个结构绕晕了。
第二种是等额本金,公式简单:每月还款额=(贷款本金÷还款月数)+(剩余本金×月利率)。同样30万元、20年、4.2%年利率,首月还款=(÷240)+(×0.35%)=1250+1050=2300元。第二个月剩余本金少了1250元,利息也跟着降3.5元,于是第二个月还款2296.5元。这样一路递减,最后一期只剩1250元本金加4块多利息,总利息支出比等额本息少大概六七万,但前期压力确实大。适合收入高、想省利息的人。
第三种是先息后本,公式最直白:每月只付利息,到期一次性还本金。30万元、年利率4.2%,每月利息=×0.35%=1050元,到期还30万。看起来月供最低,可一旦到期拿不出30万本金就傻眼了。前两年某城商行推过这类产品,很多人没算清就上车,结果到期被迫借新还旧,利率越滚越高。所以除非你有确定的大额回款,否则慎碰。
说完算法,再说实操避坑。第一,提前还款别光看“省利息”三个字。等额本息前五年利息占比高,提前还比较划算;如果已经还了十年,省不了多少利息,还不如拿闲钱做稳健理财。第二,别被“低月供”忽悠。有平台把20年贷款切成前五年只还息、后15年等额本息,号称月供低至几百块,实际总利息高得离谱。第三,注意利率转换。LPR改革后,房贷利率每年1月1日重定价,如果你在降息周期前签了固定利率,后面就享受不到下降红利。
最后送大家一张速查表:手机备忘录里新建三行,第一行写“本金”,第二行写“月利率”,第三行写“期数”。每次算月供,把数字填进去,用计算器按一遍公式,不到半分钟就能心里有底。毕竟,只有把贷款还款公式真正变成自己的工具,才不会被数字牵着鼻子走。今晚就试试,算完你可能会发现,原来房贷也没那么可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