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贷还款:提前还款、月供计算、利息对照表

去年买房时,我算了笔账:商业贷款 120 万、30 年等额本息,每月商贷还款 6368 元。签合同那一刻,心里挺踏实,可真正开始还月供才发现,数字和真实生活之间隔着一条不小的沟。
第一个月,银行卡里一下子少了 6368 元,我和老婆对视一眼,谁都没说话。晚上在楼下小超市买牛奶,顺手把 2.5 元的折扣券用了,收银员笑我“省这点还不够一杯咖啡”,我耸耸肩:房贷压顶,一分也是钱。
为了把商贷还款的压力降下来,我做了三件事。
第一件事是把所有消费搬到线上记账。以前用信用卡随手刷,月底看账单才知道钱花哪儿去了。现在每消费一笔,支付宝立刻弹出提醒,月底导出 Excel,分类一拉,餐饮、通勤、孩子辅导班一目了然。三个月下来,光外卖就从每月 1400 元砍到 700 元,省下的 700 元直接加到提前还款里。银行客户经理说,哪怕每月多还 700 元,30 年也能省下 20 来万利息,听着像套路,可数字不会撒谎。
第二件事是重新谈了一份远程办公的合同。原本每天通勤 2 小时,地铁费加停车费 800 元,现在在家上班,把这两小时拿来接私活——帮朋友公司做 PPT 优化,一页 150 元,一周抽两个晚上,一个月多挣 2400 元。这笔钱单独放在一张卡里,标签就叫“商贷还款加速包”。每攒够 1 万,就去银行柜台办部分提前还款,柜员都认识我了,笑称“你又来压缩利息”。
第三件事最不起眼,却最长久:把年终奖和过节费直接用于缩短年限。去年公司发了 3 万年终奖,老婆想换手机,我想买套钓鱼竿,最后两个人一合计,还是拿去冲了本金。银行 APP 里点了“缩期”,30 年变 28 年,每月商贷还款额不变,可总利息硬生生少了 11 万。那一晚,我们俩破天荒开了瓶 60 块的葡萄酒庆祝,觉得比下馆子还满足。
有人问我,这么折腾值不值?我算了另一笔账:如果不提前还,30 年总利息 109 万;按现在的节奏,利息大约 70 万出头,里外里省下近 40 万。40 万在一线城市可能不够首付,但在我们这种二线城市,足够给孩子留一套小两居的首付。想到这里,省下的就不只是钱,而是给未来多一条退路。
当然,提前还款并不适合所有人。我认识一对小夫妻,公积金全覆盖月供,手里闲钱拿去买年化 4% 的理财,比贷款利率高,他们就不急着还;还有人把闲钱投进小生意,周转率更高,也没必要提前缩期。所以要不要加快商贷还款节奏,关键是算清自己的“息差”:闲钱收益率 < 贷款利率,就多还;反之,慢慢还更划算。
上个月去银行打印还款计划,工作人员提醒我,今年 1 月 LPR 又降了 10 个基点,下月起月供还能少 60 多元。我笑着摇头:这 60 元继续加到提前还款里,蚊子腿也是肉。走出银行大门,阳光正好,我忽然想起三年前租房时,房东年年涨价的无奈;而现在,虽然每月商贷还款六千多,但房子是自己的,墙可以随便敲,猫可以随便养,心里就踏实。
房贷像一条漫长的跑道,有人冲刺,有人慢跑,也有人中途改道。只要清楚自己的节奏,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,终点总会越来越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