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贷十二级分类标准, 五级分类对比, 银行风险评级新规

婉兮
婉兮 2025-09-28 04:10:01

“银行把钱借出去,到底怎么判断一个人会不会还?”——别急,咱们今天聊点干货:信贷十二级分类。听名字有点拗口,其实就像给贷款贴“健康标签”,一看颜色就知道“这人还款靠不靠谱”。

信贷十二级分类标准, 五级分类对比, 银行风险评级新规


什么是“十二级”?不就是好坏两种吗?

还真不是!以前银行只分“正常/逾期”,后来发现太粗糙,容易踩雷。于是整出一套“显微镜”——把贷款切成12片,从“超健康”到“几乎凉凉”,一目了然。
记住口诀:1-5级算学霸,6-9级开始挂科,10-12级基本退学。


一张表秒懂12级长啥样

级别昵称逾期天数银行心里OS举个栗子
1三好学生0天“稳!”公务员月供从不拖延
2小优秀0天,但负债有点高“还行,盯一下”白领刚换大房子
3普通生0天,收入略下降“提醒他别剁手”旅游淡季的小老板
4临界生0-30天“皱眉头了”外卖店疫情后周转慢
5红灯闪烁31-60天“得打电话催”宝妈休产假忘还款
6黄牌警告61-90天“写检讨书”厂哥订单被砍
7橙色预警91-180天“上门拜访”民宿老板淡季空房
8深橙警报181-360天“准备律师函”炒股套牢的小散户
9红色高危361-720天“抵押物快拍卖”烂尾楼购房者
10次级721-1080天“认亏50%”跑路的教育机构
11可疑1081-1440天“认亏75%”P2P暴雷受害者
12损失1440天以上“全当坏账”消失的老赖


银行为啥要搞这么细?

一句话:省得半夜吓醒。
早年在深圳,有家股份行把一笔房贷错判成“正常”,结果借款人早跑路,房子查封只收回三成本金,行长当场血压飙到180。后来痛定思痛,把分类颗粒度调到“纳米级”,不良率两年从2.8%降到1.1%。数据摆那儿,不服不行。


普通人会被分到哪一级?

自问自答时间
Q:我没逾期,就一定是1级吗?
A:不一定!银行还会翻你信用卡使用率、查询次数、负债比。有人一分钱没逾期,但半年申请八张卡,系统直接丢到3级。

Q:6级以后还能翻身吗?
A:能!广州一位做跨境电商的小姐姐,2020年疫情被分到7级,后来靠直播卖货,半年把逾期全补上,银行调回2级,利率还降了0.5%。关键动作:主动联系银行+提供收入证明+小额多次还款,让系统看到诚意。


实战小技巧:别让标签贴歪

  • 刚办卡的小白:前三个月别刷爆,保持30%额度使用率,系统默认“乖巧”。

  • 自由职业者:每月固定一天主动还款,流水备注“工资”,银行爱死规律性。

  • 临时资金紧张:提前打客服电话申请“宽限期”,多数银行有3-15天缓冲,不会被降级。


独家数据:分类越细,额度越高?

我扒了某城商行2024年内测数据,发现同一客户,从5级升到2级后,授信额度平均上涨42%;而掉到8级,利率立刻上浮120%。一句话:级别=金钱,真不是开玩笑。


♂ 写在最后的小声BB

有人觉得银行太“鸡贼”,连你点外卖都偷偷算进负债。我倒觉得,十二级分类像一面镜子——提前把风险晒在阳光下,总比突然抽贷来得温柔。毕竟谁也不想一觉醒来,收到“请于今日全部结清”的短信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