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解读最新监管政策与实操指南

婉兮
婉兮 2025-09-29 20:25:01

“新手如何快速涨粉?——先学会把复杂的东西讲得像聊天。”
这是我做财经博主三年来最深的体会。今天聊的“信贷资产风险分类”听起来像老会计的深夜噩梦,但我偏要把它拆成你我都能听懂的八卦。

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解读最新监管政策与实操指南

先抛三个灵魂拷问,把大家按在椅子上:
1 为啥银行突然把“逾期90天”当红线?
2 以前藏得严严实实的“关注类”贷款,现在怎么被一把薅出来?
3 我们普通人买理财、买债,是不是也被这条新规暗暗割了韭菜?

别急,一张随手画的对比表先甩出来,省得你们翻白眼——

项目旧玩法新玩法影响体感
分类维度只看“贷款”贷款+债券+ABS+同业 一锅端银行报表更“真实”
逾期天数模糊逾期90天=次级起步不良率肉眼可见地跳升
债务人视角单条贷款算同一债务人全部资产连坐企业老板哭晕
减值认定银行自己说信用减值≥40%→可疑利润直接瘦一圈

看完表,估计有小伙伴开始抠脑壳:那…到底谁最惨?
答:城商行、农商行、非上市股份行。为啥?因为他们过去把不少“关注类”藏在同业投资里,新规一穿透,拨备覆盖率瞬间扑街,资本补充压力直接拉满

再问:新规对我们这些买理财的普通人,有啥蝴蝶效应?
——银行理财底层资产里,如果混进了可疑类,净值波动就会像过山车。别天真以为R2就稳,去年某大行理财子已经把一只ABS悄悄下调到“损失类”,客户群当场炸锅。

有人举手:那我是不是得把理财全赎回?
兔子哥个人观点:先别慌。挑理财的时候,把产品说明书翻到“投资范围”那一栏,凡是出现“信贷资产支持证券”“同业借款”字样的,留个心眼;如果说明书里写“穿透管理”,那就相对放心一点点。

那银行自己咋办?
我上周跟一位做风控的老同学撸串,他原话:“领导让我们把逾期一天的都拉进预警池,宁可错杀,不可放过。”所以接下来一年,银行电话催收会比外卖小哥还勤快,你接到“温馨提示”别惊讶,那是他们自救。

顺便爆个料:新规留了个后门——零售小微债权≤500万且占行内风险暴露≤0.5%的,可以豁免连坐

。也就是说,鼓励银行继续给街边奶茶店、理发店放贷,稳住就业。听着是不是有点暖?

最后聊一个实操小技巧:
如果你手里有银行股或者准备抄底,盯紧三季度财报里的“重组贷款”占比。浦发银行去年重组贷款冲到0.69%

,市场直接给它打了个跌停板。这个数据比净利润更真实,懂的人都懂。

写到这儿,键盘已经发烫。
一句话总结——哦不对,我不总结,就给个建议:
别把“风险分类”当新闻,把它当红绿灯。
红灯亮了,你就减速;绿灯亮了,也别闭眼冲。
毕竟,咱们都在同一条高速上,谁都不想追尾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