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揭还款方式大比拼:等额本息VS等额本金,哪种最划算?

“按揭贷款还款方式选择”这八个字,像一张通行证,决定着你未来二三十年是轻松还是紧绷。上周,我陪闺蜜阿May去银行办房贷,柜员一句“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?”直接把她问懵:前者月供固定但利息多,后者前期压力大却省利息。她转头问我,我也只能摊手——网上攻略千篇一律,越看越糊涂。于是,我俩干脆蹲在银行大厅,把计算器按到冒烟,终于扒拉出三条血淋淋的真相,今天全抖给你们。
先说最吓人的误区:很多人一听“等额本息总利息高”就摇头,却忽略了自己钱包的真实厚度。拿广州一套300万房子举例,首付三成,贷款210万,利率4.1%。等额本息月供元,30年总利息约157万;等额本金首月月供元,逐月递减,总利息约125万。数字差32万,听着心动对吧?但别忘了,等额本金前五年每月比等额本息多掏2000到3000块,这笔钱对刚交完首付、还得装修买家具的家庭来说,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所以,别光盯着总利息,先摸摸自己未来五年的现金流——如果你和伴侣工作稳定、年终奖丰厚,选等额本金确实能省一辆宝马;如果随时可能跳槽、生娃、父母生病,老老实实等额本息,把月供压到最低才是保命符。
第二条真相,银行不会告诉你的“暗门”:提前还款违约金。我们打听了五家主流银行,口径出奇一致——等额本息贷款满一年后提前还款免违约金,但等额本金部分银行要求满三年。这意味着啥?如果你计划三五年内换房、提前结清贷款,等额本息反而更灵活。阿May当场算了笔账:她打算五年后卖掉小两房置换学区房,若选等额本金,前三年已还本金54万,利息39万;若选等额本息,同期还本金仅31万,利息62万。虽然利息多付了23万,但等额本息让她能把每月省下的2000块投入年化5%的理财,五年复利滚出约13万收益,实际利差缩小到10万——再考虑换房时可能赶上涨价周期,早一年卖出房子多赚的差价,分分钟覆盖这点利息差。所以,“提前还款”这四个字,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学游戏,而是对家庭未来规划的豪赌。
最后一条最扎心:你以为你在选还款方式,其实是在选人生节奏。隔壁老王2015年买房时选了等额本金,前五年咬牙月供1万5,结果孩子出生、老婆辞职,现金流直接崩了,最后不得不抵押房子借消费贷填窟窿。而同事小川选了等额本息,月供8000多,每月还能攒下3000块基金定投,十年过去,基金账户翻了3倍,去年提前还款时,理财收益正好覆盖了剩余利息。说到底,按揭贷款还款方式选择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适不适合你当下的生活。如果你爱看账户数字噌噌往上涨,享受“欠银行钱越少越有安全感”的快感,等额本金是你的肾上腺素;如果你更愿意把现金留在手里,对抗失业、疾病、教育这些隐形炸弹,等额本息就是你的防弹衣。
临走前,银行经理偷偷塞给阿May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还款方式可以改,但生活不能重来。”我俩盯着这句话愣了半天,突然明白——那些网上掐架掐到脸红脖子粗的“省利息攻略”,在真实的生活面前,脆弱得像张A4纸。所以,下次再有人问你“按揭贷款还款方式选择哪个好”,别甩链接别背公式,先请他喝杯咖啡,聊聊他爸妈的体检报告、孩子的兴趣班、老婆想换的SUV。把这些都算清楚了,答案自然浮出来。毕竟,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