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区别:额度、利率、申请条件全对比

“喂,老板,我想借点钱,是该去公司贷,还是直接个人贷?”
这句话你是不是也常在办公室、饭局、甚至地铁里听见?别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个明白。
先抛灵魂三问:我到底在跟谁借钱?
1 问自己——我是老板还是普通老百姓?
2 问银行——它愿意把钱给“公司”还是“我本人”?
3 问用途——这笔钱是买设备、发工资,还是装修婚房、买辆代步小车?
把这仨问题想透,选贷款就像挑奶茶口味:三分糖还是全糖,一口下去就知道。
一张图看清差距
对比点 | 公司贷款 | 个人贷款 |
---|---|---|
借款主体 | 企业法人 | 自然人 |
放款对象 | 公司账户 | 个人账户 |
额度区间 | 50万~上亿 | 1千~50万左右 |
期限 | 1~10年常见 | 1月~5年常见 |
利率 | 4%~8% | 7%~15% |
审批核心 | 财报、流水、抵押物 | 征信、收入、芝麻分 |
放款速度 | 2周~2个月 | 最快3分钟到账 |
违约后果 | 公司资产查封、法人限高 | 个人征信拉黑、法院强制执行 |
场景小故事:老王的两次借钱经历
老王开了家小面馆,生意红火。
第一次,他想扩张分店,银行给他批了80万“公司经营贷”,用店面做抵押,年化5.2%,三年还清。老王心里踏实:大不了把老店卖了也值这个数。
半年后,老王女儿结婚,要50万彩礼加装修新房,他嫌公司贷款手续麻烦,直接手机银行点了“个人信用贷”,年化11%,24期。批得飞快,可每月还款1万多,老王一算:利润被啃掉一半。
结论:场景不同,工具不同,别一把锤子敲所有钉子。
核心问题拆解:一问一答
Q1:公司贷款是不是一定比个人贷款便宜?
A:大概率是的。公司贷款利率贴着LPR,资金量大还能谈判;个人贷款里信用贷最贵,抵押贷次之。但!如果公司财报难看、负债高,银行可能反而给出“高溢价”,这时候个人贷款反而更划算。
Q2:个人能不能冒充公司名义贷款?
A:别玩火。银行会核对营业执照、纳税记录、对公流水,一旦发现造假,直接列入行业黑名单,法人连高铁都坐不了。
Q3:公司贷款逾期,会不会牵连到我自家房子?
A:看担保方式。
如果只是“公司抵押”,房子安全。
如果签了“个人连带保证”,那银行就能追到你家房产证。签字前三思!
新手避坑指南:3个锦囊
锦囊1: “额度别贪心”
公司贷款批个300万,先别全提,按需分批用,利息按天算,省一点是一点。
锦囊2: “个人征信先洗澡”
打算个人贷?提前半年把信用卡账单清零,别临时抱佛脚,征信查询次数多了,银行直接拒。
锦囊3: “混合打法”
真缺大钱,可以组合:公司抵押贷解决七成,个人信用贷补缺口。两头利率一平均,可能比纯信用贷低3个点,亲测有效。
独家数据:2024年长三角小微调查
我托朋友跑了一圈江浙沪的城商行,拿到一份内部抽样:
同一客户,用公司名义抵押厂房,平均利率4.85%;
同样这个人,用个人名义信用贷,平均利率11.2%。
差值高达6.35%,100万一年就能省6万3千多利息。
我的私房观点:别把贷款当救命稻草
贷款本质是“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”,不是“补窟窿的创可贴”。我见过太多老板,公司现金流断了,第一反应是再贷一笔,结果利滚利,雪球越滚越大。
个人也一样,月薪5千却贷30万装修,表面风光,实则暗雷。
我常说:贷款是把放大镜,放大了你的能力,也放大了你的短板。能力够,杠杆起飞;能力不够,杠杆直接把你拍地上。
最后的悄悄话
如果你刚创业,账上没啥钱,但订单排到三个月后,别急着卖房,也别盲目上个人高利贷。先找政府担保的小微贷、再谈银行经营贷,利率能低到4开头。
如果你是上班族,临时周转1~3个月,支付宝、微信的随借随还虽然方便,但年化动辄15%往上,真不如厚脸皮找亲戚周转,或者刷免息信用卡。
一句话:贷款没有高低贵贱,只有合不合适。把账算细,把心放平,钱这玩意儿,迟早会流向你准备好的口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