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信贷是什么:正规网贷平台介绍、投资风险与合法性解析

哎,先抛一个问题给你:如果你手里有1万块闲钱,既不想让它躺银行睡大觉,又怕炒股心脏受不了,那你会把它往哪儿搁? 有人盯上了“和信贷”这三个字,可它到底是啥?靠谱不?别急,咱们慢慢唠。
“和信贷”到底是个啥?
简单说,和信贷=一个撮合借钱人和出钱人的网络平台。
它2013年上线,北京那边的公司,老板叫安晓博。官方定位是“信息中介”,听着拗口吧?换成大白话就是:它自己不吸储、不放贷,只搭个桥——想借钱的人上来发标,想赚利息的人挑标投钱。两边谈妥了,它抽点服务费。
♂ 那跟银行有啥区别?
银行是左手揽储、右手放贷,赚利差;和信贷更像“婚姻介绍所”,只收介绍费。
一分钟看明白:和信贷 VS 银行 VS 余额宝
维度 | 和信贷 | 银行定期 | 余额宝 |
---|---|---|---|
起投门槛 | 100元就行 | 50元起 | 1分也能玩 |
历史年化 | 7%~12% | 2%~3% | 1.5%左右 |
流动性 | 1~36个月不等,急用可债权转让 | 提前支取按活期算 | 随存随取 |
风险等级 | 中等 | 低 | 低 |
适合人群 | 想搏点收益、能承担波动 | 求稳大爷大妈 | 零花钱增值 |
“撮合”到底怎么撮?我打个比方
想象你楼下开了家“借钱咖啡馆”。
缺钱的小张在门口挂个牌子:“借3万装修,12个月还,利息10%。”
手里有余钱的老李、老王、老赵各掏1万凑份子,通过咖啡馆的电子合同把钱给小张。
咖啡馆收2%服务费,还提供“如果小张跑路,我们帮追债”的保障计划。
整个流程都在网上完成,咖啡馆就是和信贷。
我踩过的坑:别只看“高收益”
2018年那会儿,我图新鲜投了5000块,标的年化11%。结果第三个月,借款人逾期,平台启动“保障计划”,拖了45天才把本金+利息打回账户。虽然没亏,但心里咯噔一下。收益高≠稳赚,逾期率、坏账率才是隐形地雷。后来学乖了:
先看借款人资料全不全。
再瞄一眼历史逾期率。
分散投,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。
新手三连问
Q:钱打给谁?
A:先到你在平台的“第三方托管账户”,再自动划给借款人,平台碰不到现金。
Q:万一平台跑路?
A:2019年起监管要求“银行存管”,跑路难度飙升,但“经营不善清盘”仍有可能。
Q:收益怎么算?
A:按天计息,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。比如投1万,12个月10%,到期拿元。
真实案例:宝妈小周的逆袭
小周是我邻居,带娃之余把每月结余2000元投进和信贷,选了“12个月、等额本息”标的。一年后本息到账2.5万,拿这笔钱给孩子报了英语班。她说秘诀就俩:一是选“学历高、工作稳”的借款人;二是每月复盘,把回款再投新标,利滚利。
最新数据:2025年7月平台动态
累计成交额:480亿元
当前借贷余额:23亿元
90天以上逾期率:2.7%
平均借款利率:9.8%
这些数据说明啥?平台在瘦身,利率在走低,新手上车要降低预期。
我的一点点“野路子”建议
新手先试水:拿1000块投1个月标,熟悉流程。
看“保障计划”细则:有的只赔本金,有的连利息一起赔。
别梭哈:把闲钱的20%放这里顶天了,其余放债基、货基对冲。
独家视角:为啥还有人死守?
行业寒冬里,和信贷还能活着,靠的是小额分散策略——单个标的平均借款金额只有4.3万,坏账不至于拖垮平台。再叠加大股东这两年低调做“助贷”给银行导流,赚点技术服务费,现金流反而比纯P2P时代稳。说白了,它从“高息撮合”转型成“金融科技外包”,老用户图个熟悉,新用户尝鲜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