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贷招聘:高薪岗位大全,银行风控急招,速投简历

婉兮
婉兮 2025-09-17 03:40:01

“信贷招聘”四个字,最近像病毒一样在我朋友圈刷屏。上周六下午,我在咖啡馆蹭网,隔壁桌两个做风控的姑娘聊到嗓子沙哑,只为争论某股份行新开的信贷招聘到底要不要冲。我原本只想偷听,结果越听越上头,干脆把她们的对话整理成这篇干货,保证比那些千篇一律的JD更带劲。

信贷招聘:高薪岗位大全,银行风控急招,速投简历

先说结论:这场信贷招聘不是简单的补人,而是一次行业大洗牌。银行、消金、小贷、互联网平台,四家同时下场抢人,年薪区间从25K到80K不等,但真正的分水岭不是title,而是你有没有“带额度”的履历——说白了就是你能直接带来多少授信余额。我听到最夸张的案例,是某城商行给一位90后团队主管开到120万年薪,只因为他手里攥着8个亿的优质小微客户池。

那普通人怎么上车?我总结了三个暗门。

第一,盯紧“存量重组”项目。别被“信贷招聘”里的“新”字骗了,现在各家机构更想要的是能把烂账变活账的老手。如果你有不良资产处置经验,哪怕只有一年,也赶紧把简历里的“催收”改成“资产活化”,瞬间溢价30%。

第二,学会用“政策语言”包装自己。现在监管最吃香的词是“普惠”“绿色”“乡村振兴”。哪怕你过去做的是最传统的房抵贷,只要在项目经历里加一句“通过抵押物价值重估,释放农村自建房融资潜力”,HR会立刻把你放进A类候选。

第三,别怕跨赛道。我有个做教培的朋友,去年被双减锤到怀疑人生,结果靠着给K12机构做现金流分析的经验,跳槽到某消金公司做教育分期风控,薪资直接翻倍。信贷招聘的逻辑已经变了:行业经验可以补,但数据敏感度是硬通货。

说完门道,再泼三盆冷水。

第一,别迷信“远程尽调”。现在不少机构把远程授信当噱头,但真正放款的case里,90%还是要线下跑一遍抵押物。如果你应聘的是“线上信贷经理”,先问清楚差旅补贴怎么算,不然月薪2万可能不够你一个月高铁票。

第二,小心“对赌式”绩效。有家互联网银行开出底薪15K+放款量0.5%的提成,听着诱人,但合同里藏了条“不良率超过2%提成减半”。我算了笔账,你得把月放款做到3000万以上才能覆盖风险,而他们的平均放款量才800万。

第三,留神“牌照真空期”。现在最火的岗位是“助贷渠道管理”,但很多人没注意到,监管对助贷的细则还没落地。这意味着你今天签的劳动合同,可能明年就因为政策调整变成废纸。最稳妥的办法是选有存贷牌照的机构,哪怕薪资少20%。

最后说点实在的。我把最近接触的8家机构HR话术整理成了“信贷招聘黑话翻译器”:比如“弹性工作制”=周末随时接行长电话,“扁平化管理”=团队加上领导不超过5个人,“有竞争力的薪酬”=底薪低于行业平均但提成无上限。想要的直接在评论区留言“翻译器”,我私信发你。

写到这里,隔壁桌的姑娘已经聊到了第三轮面试的穿搭。我听到她们说:“黑色西装太像卖保险的,雾霾蓝衬衫配米色半裙反而显专业。”原来连面试穿搭都有鄙视链。这让我想起一个做投行的朋友说过:“信贷招聘的终面,从来不是考你多懂信贷,而是考你多懂人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