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贷提前还款方式:一次性还是部分更划算?流程详解

房贷提前还款方式,最近像“暗号”一样,在不同微信群里反复出现。我发小阿良上周刚去银行排了3小时队,就为问一句“能不能多还点”,结果柜员甩给他一张A4纸,密密麻麻写着四种:全部结清、部分缩期、部分减月供、双管齐下。他当场懵了,发微信问我:怎么选才不吃亏?我连夜把银行的朋友、做房产公众号的学姐、刚办完手续的邻居全拉了个群,聊完才发现,门道比大家想得深多了。
先说最猛的“全部结清”。听起来爽,一把清零,利息归零,适合手里突然多了大笔现金的人。但别忘了,有的银行会收违约金,尤其是贷款头三年,比例在1%-3%之间浮动。我邻居老赵去年卖了一套小房子,手里多了一百多万,兴冲冲去结清,结果被告知要交两万多违约金。他当场血压飙到160,最后硬是拖到满三年再去,省了将近一半罚金。所以,全部结清之前,一定先翻出合同,把“提前还款违约金”那几行小字拍照放大看三遍。
再聊“部分缩期”。这招适合收入稳定、想早点摆脱月供的人。比如贷款还剩80万,期限20年,你一次多还20万,银行会问:你是想月供不变缩短期限,还是期限不变减少月供?选缩期,利息能省一大截。我学姐算过,80万商贷、利率4.1%,一次性多还20万并缩期,总利息能省将近18万,相当于一辆中配特斯拉。但代价是月供压力不变,得确保工资不会突然缩水。
“部分减月供”则是反向操作,适合现金流紧张、想喘口气的家庭。同样多还20万,期限不变,每月能少还一千多。银行朋友透露,今年选这个选项的人明显增多,尤其是生了二胎、换了学区房的家庭,手里有点余钱,但未来教育支出像无底洞,他们宁可先降低月供,给自己留安全垫。不过减月供省下的利息远低于缩期,心理安慰大于实际收益。
最骚的是“双管齐下”——多还一笔,既缩期又减月供,只是比例得自己跟银行谈。我同事阿May就这么干,去年年终奖发了15万,她跟客户经理磨了半小时,把其中10万拿来缩期,5万拿来减月供,客户经理被磨得没脾气,现场给她出了方案:贷款期限从20年压到17年,月供从6800降到6200,利息省了差不多12万。她回家把Excel表甩到家族群,立马收获一排“牛”的表情包。
当然,现实永远比理论狗血。有人想提前还,银行却拖着不给预约,理由千奇百怪:系统升级、额度用完、经理休假。最离谱的是,有网友吐槽,银行说“提前还款会影响我的绩效考核”,让他再等两个月。对付这种,只能硬刚:打客服电话、去银保监会官网留言、现场拍视频取证,三板斧下来,银行基本秒怂。
最后提醒一句,不管选哪种房贷提前还款方式,别光听银行怎么说,一定自己拿Excel拉张表,把违约金、节省利息、机会成本全算进去。省下来的几十万,才是真·年终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