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银行贷款怎么贷?流程、利率、额度一次看懂

“夫妻银行贷款”这五个字,最近像一把小钩子,把我和老周的生活牢牢钉在了热搜上。我们谁也没想到,只是想给刚满周岁的女儿换套大一点学区房,结果一连串的狗血剧情比八点档还精彩。
先说结论:如果你和另一半打算共同签字,先别急着憧憬新家的落地窗,先坐下来把“万一”聊透。我们就是在中介的催促下,把身份证、结婚证、征信报告一股脑交上去,三天后接到银行电话——老周五年前的信用卡逾期记录被翻出来了,额度直接砍半,利率上浮20%。我当时脑袋“嗡”的一声,月供从八千跳到一万二,预算瞬间塌方。
更魔幻的是,银行客户经理悄悄把我拉到走廊尽头:“姐,你们这种情况有两种解法。一是做‘单签’,只以你个人名义贷,但房子只能写你一人;二是把老周那份逾期结清,再养三个月征信,可房价不等人。”那一刻,我才明白“夫妻银行贷款”不是简单的1+1=2,而是一场信用捆绑的豪赌。回家后,老周闷头灌了两杯白酒,说他当年逾期是因为替哥们担保,哥们跑路,他背锅。我看着他通红的眼眶,心里五味杂陈——原来婚姻里最赤裸的,不是身体,而是账本。
最终我们选了第三条路:把原本准备装修的钱拿去填坑,再厚着脸皮跟双方父母凑首付。签字那天,售楼部冷气开得太足,我握着老周的手,发现他掌心全是汗。合同最后一页,俩人名字并排躺着,像一对刚领完结婚证的新人,只不过这次连带着的是未来三十年的负债。
现在回头看,那条被万人转发的“90后夫妻贷款500万买房,离婚时负债滚到800万”的帖子,评论区全是骂男人算计、骂女人傻的。我却只想说:别把婚姻想成甜蜜的避风港,它更像一条双人皮划艇,浪来了,谁先松桨,谁就先翻船。而“夫妻银行贷款”就是那根把两人绑在一起的麻绳,风浪越大,勒得越紧。
如果你也在看房APP里反复横跳,不妨先拉着他去打印一份详版征信,再开一瓶啤酒,把最坏的情况聊完。毕竟,贷款批下来那一刻,你们就不再是“我”和“你”,而是账户里共同跳动的数字——它不会说谎,也从不原谅侥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