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信用卡循环还款技巧:免息期利用攻略

去年冬天,我在广州天河一家咖啡馆里,听到隔壁桌两个女孩在算信用卡账单。她们一边翻着手机,一边互相抱怨:“怎么感觉越还越多?”我瞄了一眼,屏幕上是某家银行的循环利息明细,数字红得刺眼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,手里的那张小小塑料卡,只要用对方法,完全可以变成一台低成本的现金流机器。今天就把我自己跑了三年、几乎零逾期的“一张信用卡循环还款技巧”完整拆开,写完这篇,就不再私藏了。
先说误区。最常见的做法,是账单日一出,赶紧把最低还款额打进去,心想“至少不会逾期”。但银行笑而不语:剩下的部分按日息万分之五滚雪球,年化接近18%。时间一长,你会发现还的利息比本金还多。想要跳出这个坑,核心思路只有一句话:让账单周期和还款周期完美错开,把免息期用到极致,同时保证征信干净。
第一步,调账单日。绝大多数银行支持一年改一到两次账单日,别怕打电话,客服比你想的爽快。我自己的招行的账单日原本是每月5号,我把它调到每月25号。原因很简单:工资15号到账,25号之前这笔钱可以在货币基金里躺十天,赚点咖啡钱;25号出账单,次月13号最后还款,等于又多了18天免息期。这样一来,从刷卡到真正还款,最长能拖到48天。别小看这十几天,大额周转时,年化成本直接降到零。
第二步,做“0账单”。这是很多人没听过的词,操作却简单:在账单日前一天,把本期账单全额还进去,系统就会显示“本期应还0元”。征信上,你的“最近一期账单金额”是0,负债率瞬间消失。这招对准备办房贷的人尤其有用。举个例子,我同事去年买车位,需要打征信,当时他手里有三张卡,总欠款6万多。我让他账单日前两天全部提前还清,一周后去打印征信,银行只看到“0”,批贷利率直接按首套算,省了几千块利息。
第三步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:把刚还进去的钱再刷出来。听起来像空手套白狼,其实逻辑很简单——银行给你额度,是希望你用,只要你按时还,它反而赚钱。我常用的做法是,账单日当天晚上八点,用支付宝给信用卡还款,到账后立刻在京东买一笔次日达的猫砂,第二天快递出库,钱又回到我手里,账单却显示已还清。整个过程不超过24小时,征信干净,免息期继续。注意,别在同一商户连续大额进出,系统会怀疑你在TX,分散几笔、小额多次,才像真实消费。
有人担心,这样倒腾手续费会不会很高?其实,只要你用银联通道,线上消费手续费都是商户承担,个人零成本。我试过用微信还招行,再用招行扫微信商家码付款,一分钱没多花。唯一要注意的是,有些银行对“快进快出”会风控,比如中信、平安,最好避开它们的主卡,或者提前给客服打电话报备:“最近装修,大额进出正常。”我试过,客服会备注,后面再刷就没问题。
最后,留一个安全垫。不管技巧多熟练,永远不要把额度刷到100%。我给自己定的红线是70%,留30%应对意外。去年疫情突然封小区,快递进不来,我临时用信用卡在美团买菜,多刷了2000块,因为额度有富余,不慌。如果当时刷爆了,哪怕晚还一天,利息和违约金都能抵掉半年省下来的钱。
写到这里,回头看看,其实“一张信用卡循环还款技巧”并不神秘,它只是把银行规则研究透,再配上一张Excel表,把账单日、还款日、工资日、理财到期日全部对齐。我那张招行卡,三年下来,累计免息期超过1000天,省下的利息足够换一次新疆自驾的油钱。信用卡从来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在于,你是被它牵着走,还是让它为你打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