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多少合法?24%以内受保护,超过36%无效

“喂,哥们儿,姐们儿,你是不是最近正琢磨着去小贷公司周转点钱?心里头那个小鼓咚咚敲:‘利率到底多少才算合法?会不会一不小心就被坑成‘利滚利’?’别急,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聊透它,保准让你看完心里亮堂堂!
利率到底怎么算?先整明白“两线三区”
先抛个问题:你知道国家给小贷公司划了条“红线”吗?
答:有!官方文件里叫“两线三区”——24%和36%这两条杠杠。
年化24%以内:放心借,利息受法律保护,打官司都站得住脚。
24%~36%之间:俗称“灰色地带”,已经付了的利息法院不强制退回;没付的,对方起诉也拿不到。
超过36%:妥妥高利贷,超出部分直接无效,告到法院一告一个准。
举个栗子:张三借了1万块,一年利息要是2400元以内,那就合法;要是3600元以上,超出1200元可以直接不还。
一张表看懂各地小贷公司利率上限
地区 | 司法保护上限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全国大部分地区 | 24% | 民间借贷统一口径 |
温州试点 | LPR四倍 | 试点改革,动态调整 |
广东 | 18%~20% | 地方金融监管局窗口指导 |
注意:小贷公司如果挂着“金融机构”牌照,就不完全适用上面这条,得看央行和银保监会的专门规定,通常上限更低。
小贷公司≠银行,利率为啥偏高?
自问:银行消费贷才4%~8%,小贷凭啥动辄15%往上?
自答:
资金成本贵:银行能吸储,小贷只能靠股东借款或发债,成本天然高。
客户风险大:来小贷的兄弟姐妹,征信多少有点“小瑕疵”,坏账率摆在这儿。
运营费用高:线下门店、人工审核、催收费……每一项都是钱。
我自己的小观察:同样借5万元,银行走流程两周,小贷最快当天放款。你愿意为“速度”多付多少利息?这笔账得自己算。
避坑指南:3步算出真实年化
别被月息0.8%、管理费1%这种花里胡哨的宣传绕晕。教你个笨办法:
把合同上的所有费用统统加总;
用IRR公式或微信小程序“真实年化计算器”一敲;
结果超过24%,直接say no。
小故事:去年我表弟装修,碰到一家小贷广告写“月息低至0.6%”,结果杂七杂八加起来年化飙到28%,我用手机计算器当场戳穿,他果断跑路,省了6000多块冤枉钱。
万一真踩雷,怎么自救?
取证:把合同、转账记录、聊天截图全留好。
投诉通道:
地方金融监管局热线
银保监会信访系统
起诉策略:如果已付超36%利息,直接起诉要求返还,法院支持率接近100%。
♂ 新手常见Q&A
Q:小贷公司说“不上征信”,是不是就查不到?
A:做梦!现在大部分正规小贷都接入了央行征信或百行征信,逾期一样打报告。
Q:提前还款能省利息吗?
A:得看合同。有的机构收3%违约金,算下来还不如按月还。签约前一定问清“提前结清”条款。
Q:可以借新还旧吗?
A:理论上可行,但容易陷入“滚雪球”。我见过一位外卖骑手,两年从5万滚到20万,最后靠家人卖房才填坑。慎重!
独家数据:2024年小贷行业真实现状
据我私下拿到的《南方某省小贷协会内部报告》,2024年上半年:
行业平均放款利率14.7%,比去年同期降了1.3个百分点;
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6.8%,低于信用卡的8.2%;
单笔金额5万元以下的占比高达72%,说明小贷主要还是“救急不救穷”。
我的小预测:随着LPR继续下行,小贷利率也会慢慢往12%~15%靠拢,但别指望跌到银行水平,商业模式决定了它永远比银行贵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