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额贷款逾期不还:征信受损、被催收、起诉风险?

“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还会怎么样?”这句话,这两年我几乎每隔几天就能在后台私信里见到。有人是刚签完合同就后悔,有人是已经逾期两三个月,被电话打怕了。今天用一篇长文把大家最关心的后果、法律边界、以及补救办法一次性说透,不夸张、不恐吓,只说我自己跑法院、跑催收公司、跑借款人家里看到的真实情况。
先说结论:不还肯定有事,但远没到“天塌了”那么夸张。关键是弄清楚自己处在哪一步,然后对症下药。
一、刚逾期15天以内:电话+短信轰炸,但还没到征信
很多人以为第一天没还就会上征信,其实不是。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会先内部催收,周期一般7-15天。这个时候他们的手段主要是电话、短信、微信,一天十几通很常见。如果你接起电话好好说,表达出“我不是赖,只是暂时周转不开”,对方通常会给3-7天缓冲。
注意:这时候千万别玩失联。一旦系统把你标记成“恶意逃避”,下一步就不是温柔提醒了。
二、逾期15-90天:外包催收登场,通讯录可能被“爆”
超过15天还没动静,贷款公司会把债权打包给第三方催收。外包公司的绩效跟回款率直接挂钩,所以手段会升级:
一天三四十通电话,换着号码打;
给你通讯录里备注“爸爸”“妈妈”的联系人发模板短信,内容大概是“某某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还,请协助督促”;
上门。多数情况下是两个人,拿着合同复印件,在你家小区楼下守着,见人就说“找某某谈谈”。
这个阶段最闹心,但法律上讲,他们不能暴力催收。2023年我在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旁听过一个案子,催收员因为推搡借款人父亲被判了7个月。遇到越界行为,记得录音录像,110管用。
三、逾期90天以上:征信“连三累六”,法院传票在路上
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虽然利息高,但99%都接入了人行征信。一旦连续逾期90天,报告上会出现“3”,后面再拖就是“4、5、6”。今后五年别想从银行办房贷、车贷,连大型互联网公司旗下的白条、金条也会秒拒。
同时,贷款公司会开始准备起诉。流程不复杂:深圳福田区法院我见过最快的案子,从立案到开庭只用了38天。判决结果几乎都是“本金+24%年化以内利息+违约金”,一次性判清。如果你名下有公积金、工资卡、支付宝余额,法院可以直接划扣。
四、被判决后仍不还:限高令、失信名单,影响孩子读私立学校
走到这一步,才会被贴上“老赖”标签。高铁二等座以上、飞机、星级酒店、甚至滴滴豪华车都不能用。更麻烦的是,孩子如果读一年学费超过2万的私立学校,学校要收到法院通知后劝退。2024年杭州就有一个案例,爸爸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还,女儿的国际学校直接给家长发邮件建议转学。
五、还有救吗?三种补救方案
协商减免:逾期180天以内,很多公司愿意只收回本金+合法利息,尤其是年底冲业绩的时候。我帮读者谈过最狠的一单,2.7万本金,最后1.8万结清,让对方开了《结清证明》。
分期协议:法院开庭前,你可以跟原告签《民事调解书》,把欠款分成6-12期,只要按期还,就不会被强制执行。
个人破产试点:深圳、温州、东营已经落地。以深圳为例,连续三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,且诚实申报财产,可申请免除剩余债务。今年3月有位送外卖的小哥,9万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还,被裁定破产,三年后债务清零。
六、写给还在犹豫要不要借的人
小额贷款公司不是洪水猛兽,但也不是慈善机构。签合同前务必算清综合年化,超过36%直接走人;下款前要求先交“砍头息”的,100%是坑。如果已经借了,把这篇收藏起来,按阶段对照处理,别让小问题滚成大雪球。
最后提醒一句: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还,最坏的结果不是坐牢,而是生活处处受限。真到那天,再想回头,成本至少是当初的3倍。与其问“不还会怎样”,不如多想想“怎么还”。